您正在閱讀 Web3Caff Research 免費試讀系列內容,解鎖本平台全部 Web3 研究報告及欄目內容,與更多 Web3 精英共尋一線風向,可點此 訂閱 PRO 會員
預言機 (Oracle),相信大家經常會聽到這個詞,但其實關心預言機的小伙伴並不多,很多人在第一次聽到預言機時可能會想:“它難道能預測某一時間階段會發生什麼嗎?” 然而,預言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 “預言家”,而是在整個區塊鏈行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本份研報菠菜和 Arnaud 將與各位讀者一起探討預言機的概念、其必要性、市場格局的演變,以及 Chainlink 為何會成為預言機賽道領先者。此外,我們還將關注最近 Chainlink Function 的推出是否會引發新的一輪創新熱潮,以及 Chainlink 經濟模型 2.0 所帶來的變化。
作者:菠菜菠菜,Arnaud,Web3Caff Research 研究員
致謝: Frank(Chainlink 技術社區負責人)、修桑(Chainlink 大使)、付少慶老師
封面: Chainlink
字數:本份研報超 16000 字,預計閱讀時長 33 分鐘
聲明: Web3Caff Research 免費試讀系列內容允許轉載,轉載請完整遵守轉載規則,違者必究
目錄
- 區塊鍊為何需要預言機及其原理
- 預言機應用場景
- 預言機市場格局演變
- Chainlink 為何成為預言機賽道領先者
- 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
- 市場趨勢前瞻性
- 重視開發者關係
- Chainlink Function 能否引起新的創新熱潮
- Chainlink Function 解決了什麼問題
- 開發門檻和節點中心化問題
- 自定義運算的數據難以篡改性和安全性問題
- Chainlink Function 的潛在應用場景
- Chainlink Function 解決了什麼問題
- Chainlink 經濟模型
- Chainlink 1.0 經濟模型
- Chainlink 2.0 經濟模型
- 質押機制
- 顯性激勵機制
- 隱性激勵機制
- 新的費用模式
- 擴大參與者收入:Chainlink Build
- 減少服務商成本:Chainlink Scale
- 質押機制
- 可能存在的問題
- 未來展望
- 參考文獻
區塊鍊為何需要預言機及其原理
區塊鏈(公有鏈)世界和現實世界是完全隔離的兩個世界。區塊鏈系統可以被視為一個確定性系統,其中所有節點遵循相同的規則和協議來執行交易和達成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節點都要進行確定性操作,即對於相同的輸入數據,所有節點都會得到相同的輸出結果。這種確定性操作保證了去中心化的共識過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當涉及到接收外部數據時,情況就變得不確定了。由於外部數據可能因來源、時間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各個節點在獲取和處理外部數據時可能面臨不確定性操作。這種不確定性操作可能導致節點之間的數據不一致,從而影響共識過程,所以區塊鏈本身無法主動獲取來自外部的數據。
儘管區塊鏈在很多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潛力,尤其是像以太坊這樣的可編程區塊鏈,但如果其作為一個封閉的系統不與外界產生鏈接,那麼它無法實現其全部價值,就像一台沒有連接互聯網的電腦。只有讓區塊鏈技術真正煥發生機,與外部世界連接起來使鏈上的智能合約能夠訪問和響應現實世界的數據,讓智能合約真正應用在現實中,這樣 Web3 才能真正走向大眾。
而預言機就是負責連接區塊鍊和現實世界的橋樑,以此來實現區塊鍊和現實世界的數據互通。預言機負責將外部數據安全、準確且可信地引入區塊鏈系統。通過預言機,區塊鏈系統可以在保持確定性操作的基礎上,獲取和利用外部數據,從而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和功能。
預言機應用場景
作為連接區塊鍊和現實世界的橋樑,可以說只要是可以和現實世界數據相關的應用都可以是預言機的應用場景,比如:保險、供應鏈、預測市場、物聯網、穩定幣、遊戲以及 DeFi 等等,
以下是預言機的一些典型應用場景:
- 去中心化金融(DeFi):預言機在 DeFi 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為藉貸、衍生品交易、保險、RWA 等應用提供實時的金融市場數據。例如,AAVE 和 Synthetix 等項目依賴預言機提供準確的價格數據,以確保系統內資產的正確估值和風險管理。
- 保險:預言機可以為鏈上保險項目提供現實世界的事件數據,如天氣狀況、自然災害等,從而觸發保險合約中的賠付條款。
- 預測市場:預言機為預測市場提供實時的結果數據,使用戶能夠在區塊鏈上進行投注和交易,預測政治選舉、體育比賽等事件的結果。
- 物聯網(IoT):預言機可以將物聯網設備收集到的數據傳遞給智能合約,實現自動化的數據交換和決策。例如,供應鏈管理系統可以利用預言機獲取實時的貨物追踪信息,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 穩定幣:預言機為穩定幣項目提供實時的外匯數據,以確保穩定幣與其掛鉤的法定貨幣保持穩定的匯率關係。
- 遊戲與非同質化代幣(NFT):預言機為遊戲和 NFT 項目提供隨機數生成服務,如 Chainlink 的 VRF(可驗證隨機函數),從而實現公平和透明的概率事件。
- 跨鏈:預言機在跨鏈領域作為數據和資產交換的關鍵支持,促進不同區塊鍊網絡之間的互操作,包括資產轉移、數據共享、智能合約觸發以及身份認證與隱私保護。
隨著區塊鏈技術和預言機的不斷演進和創新,預言機將逐步擴展到更多的應用領域,為各種新興場景提供可靠的現實世界數據支持。這將推動區塊鏈技術更好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並解決一系列現實問題。
預言機市場格局演變
預言機作為連接區塊鏈與現實世界數據的橋樑,已經成為了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從早期的單一解決方案到現在多樣化的預言機生態,市場格局已經發生了顯著的演變。在這個背景下,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預言機市場的發展歷程。
在 DeFiLama 上,截止至本文查詢數據之日 2023 年 5 月 1 日,整個預言機市場呈現三足鼎立的格局,Chainlink、Chronicle Labs 和 WINLink 佔據了整個預言機市場超過 90% 的市場,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前五名的預言機項目以及整個市場的演變過程。
我們來看一下整個預言機市場的演變格局,在 Chainlink 誕生之前整個預言機 100% 的份額都屬於 Chronicle Oracles,這是一個由 MakerDAO 資助的預言機,專門為 MakerDAO 服務,屬於內部預言機。
然而,隨著 2019 年 Chainlink 的誕生和技術創新,預言機市場開始出現重大變革,特別是在經歷了 2020 年的 “DeFi Summer” 之後,Chainlink 便成為了整個預言機市場的領先者。隨之而來的也是更多的預言機開始萌芽,如 WINkLink、Band Protocol、Pyth 和各種項目的內部預言機(Internal Oracle,項目自行開發和維護的預言機)。
一個有趣的現像是整個內部預言機市場的 TVL 在 2022 年 5 月 7 日開始斷崖式暴跌幾乎快要歸零,這個時間點正是著名的 Luna 崩盤事件,在 Luna 崩盤事件中,其 Token 價值大幅下跌,許多項目因為內部預言機對價格波動的反應不及時而受到嚴重影響。此次事件暴露了大多數內部預言機在應對極端市場情況時的脆弱性,讓市場對內部預言機的信心受到了重創,所以目前內部預言機幾乎很少會被採用。
除了 Chainlink 和 Chronicle Oracles 外,作為預言機三巨頭之一的 WINLink,作為 TRON 生態內的去中心化預言機項目,依託於 TRON 的用戶基礎和應用場景,實現了在 TRON 生態中的獨立地位。Band Protocol 和 Pyth 雖然在預言機市場中排名第四和第五,但它們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兩者加起來的市場份額甚至都沒超過 3%。
由此可見,WINkLink 和 Chronicle Oracles 雖然也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但由於 WINkLink 主要局限於 TRON 生態,Chronicle Oracles 作為 MakerDAO 生態的內部預言機,它們的影響力仍然無法與 Chainlink 相提並論。因此,在目前的通用預言機領域,Chainlink 表現出了壓倒性的優勢和市場地位,形成了較高的市場壁壘。
Chainlink 為何成為預言機賽道領先者
Chainlink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目前佔據了整個預言機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擁有著預言機中最龐大的生態,甚至國際金融結算網絡 SWIFT、聯邦快遞、英特爾等都是 Chainlink 的合作夥伴,那麼為什麼 Chainlink 可以做到整個預言機賽道的領先者呢?
我們首先回顧一下 Chainlink 的歷史,Chainlink 是 SmartContract.com 公司的產品,SmartContract.com 是由 Sergey Nazarov 和 Steve Ellis 共同創建的,成立於 2014 年。公司創立的初衷是為現實世界提供智能合約解決方案 [1]。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市場的崛起,SmartContract.com 逐漸將重心轉向了預言機領域,專注於解決區塊鏈與現實世界數據之間的連接問題,於是在 2017 年 9 月發布 “Chainlink: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 [2],2019 年 5 月正式在以太坊主網推出 [3]。
Chainlink 之所以可以成為預言機賽道領先者,個人認為以下幾個因素十分重要:
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
在加密市場中,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抗篡改能力尤為重要,由於中心化預言機網絡依賴於單個或少數幾個數據提供節點,容易受到操縱和攻擊,面臨單點失敗風險。如果其中心化數據節點出現問題或被篡改,整個系統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嚴重的後果,特別是對於涉及到大量資金的協議來說。
Chainlink 作為預言機領先者,其目前佔據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是一個由許多 Chainlink 節點組成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DON),根據官方描述,其每個 DON 網絡都是由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節點運營商組成,在運行節點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安全保障。
Chainlink 的節點運營商主要包含以下幾類 [4]:
- DevOps 節點:這些節點是專門運行區塊鏈基礎架構的組織,比如 PoS 驗證節點、PoW 礦池以及全節點 RPC 提供商。這些節點運營商在運行關鍵 Web3 基礎設施、管理加密私鑰以及提供服務換取 cryptocurrency 等方面經驗豐富。DevOps 節點包括 Fish、P2P Validator 以及 Staked 等頂尖的質押池提供商。
- 企業節點:這些節點遍布世界各地,目前正為傳統的 Web2 經濟運行後端基礎架構。其中包括德國電信子公司 T-Systems 和瑞士電信等國際電信公司,以及 LexisNexis 等全球化機構。
- 社區節點:這些節點來自 Chainlink 社區,其中包括 Chainlink Oracle Olympics 的優勝者、CryptoManufaktur、LinkRiver 以及 NorthWest Nodes。
根據官方所述,Chainlink 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 DON 旨在通過引入多個獨立、可靠的數據提供節點,確保了數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抗篡改能力。這種設計降低了單點故障風險,使得操縱數據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在關鍵應用場景中,去中心化預言機可以提供更高程度的信任和可靠性。綜上所述,Chainlink 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特性使其成為眾多 DeFi 項目和其他區塊鏈應用的首選數據提供方,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 Chainlink 在預言機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簡單來說,中心化預言機網絡由一個或少數幾個節點來提供數據,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宕機或被攻擊篡改數據等,就像兩個獨立的島嶼之間只通過飛鴿傳書的方式互相溝通,但只有一兩隻鴿子在飛,很有可能被海盜攔下來修改書信內容或直接一槍崩了送不到另外一個島上,但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由較多個獨立節點提供數據,因此較大程度上保障了數據的難以篡改性和節點安全性,就像一群鴿子同時飛到另外一個島上,海盜要想篡改書信的內容或者把鴿子群全部都崩了就需要承擔更高的代價和難度。
Chainlink 第一個採用了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的功能是 Data Feed(餵價),這也是 Chainlink 應用最廣泛的功能之一,它旨在為智能合約提供了安全、可靠且去中心化的鏈下數據來源,在 DeFi 中被廣泛應用在藉貸、衍生品、穩定幣、資產管理等場景中。在餵價服務中,Chainlink 節點會接收來自多個數據提供商的鏈下數據,但是現實世界中的數據源數量十分多,Data Feed 服務如何確保數據的準確性以及質量呢?
在確保數據準確性和質量方面,據官方披露,Data Feed 採用的是多層級數據聚合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數據會經過多層級的聚合處理。[3]首先價格數據聚合器也就是 CoinGecko、Coinmarketcap 這種的數據網站會在眾多原始數據源中進行第一次聚合,這些數據聚合器會通過計算生成一個交易量加權平均價來確保交易數據的質量,接著就是 Chainlink 的節點運營商會從這些數據聚合器中獲取一次價格數據並進行第二次聚合,通常來說會選取其中位數價格,但為什麼是中位數呢?
假設有 5 個數據源節點去接收比特幣的價格,但其中有一個數據出現異常,五個價格數據分別為:10001、10002、10001、10003、9999999,這時候取中間值 10002 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個異常數據影響到最終的價格數據,如果取平均值的話就會出現這個異常數據把最終價格給拉高的情況,因此從理論情況下,一般取中位數可以較好的保障預言機服務的可靠性。
那麼最後一層數據聚合就是發生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 DON 層面,所有節點運營商上傳其獲取的中位數數據以及節點簽名並生成一個預言機報告(OCR)在鏈上發布,該報告涵蓋了所有預言機節點上傳的數據以及簽名。預言機報告(OCR)每次在鏈上發布,都會先驗證每個節點的簽名,然後再對所有數據進行一次聚合(如提取中位數),並將其儲存在參考合約中,數據一旦儲存就難以再被篡改。
並且一個 DON 中至少需要有 2/3 的節點上傳結果和簽名,預言機報告(OCR)才會被鏈上接受,這類似於以太坊的權益證明共識機制:只有 2/3 的節點投票驗證通過才可以出塊。這種機制很大程度的保障了 Data Feed 最終數據的難以篡改。
因此根據個人理解,Data Feed 服務的數據經過了多重聚合處理並由更可靠的節點運營商以及共識機制進行傳輸,以此來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和難以篡改性。
市場趨勢前瞻性
如果我們回看歷史,可以發現 Chainlink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其前瞻性和對市場趨勢的準確把握,每一次新功能的推出似乎都催生了新的一輪生態爆發:
Chainlink 的 Data Feed 服務於 2019 年正式推出,當時 DeFi 市場正處於萌芽階段,在 Data Feed 推出後,以此旨在為 DeFi 項目提供可靠、安全和透明的數據源,後來到了 2020 年,DeFi 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這被稱為 “DeFi Summer”,而在當時絕大多數的 DeFi 項目都依賴於 Chainlink 的 Data Feed 服務,這使得 Chainlink 在 DeFi 市場中確立了領導地位,成為許多 DeFi 應用的首選預言機。
除了 Data Feed 服務外,還有一個功能 Chainlink VRF 似乎也催生了 NFT 和 GameFi 生態的爆發。根據官方描述,Chainlink VRF(可驗證隨機函數)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隨機數生成服務,可以為智能合約提供安全和可驗證的隨機性。在許多應用場景中,如游戲、NFT 項目和預測市場,隨機數生成是關鍵組成部分。傳統的隨機數生成方法在區塊鏈環境中可能容易受到操縱和攻擊,從而導致結果不公平、不透明,而 Chainlink VRF 很好的解決了痛點。
Chainlink VRF 在 2020 年左右推出,恰逢加密藝術品、收藏品和遊戲產業的爆發性增長。而 NFT(非同質化 Token)市場在 2021 年迅速崛起引發了一場 “NFT Summer”,催生了大量與藝術品、收藏品和加密遊戲相關的項目,在 Dune 中我們可以看到 VRF v1 在 2021 年的 BSC 鏈上被調用的頻率呈現井噴式增長(2022 年後由於 v2 發布所以 v1 的調用少了)。
Chainlink VRF 為這些 NFT 項目提供了關鍵的隨機性服務,以此旨在幫助它們實現公平的分發、隨機屬性生成等功能。像當時爆火的 GameFi 遊戲 Axie Infinity 使用的就是 Chainlink VRF 功能以確保 4088 個原始 Axies 的每一個都是基於智能合約中預定義的概率真正隨機生成特徵 [5]。
當然 Chainlink VRF 的應用場景不局限於此,依然還有更多的想像空間,但 Chainlink 的前瞻性和對 NFT 以及 GameFi 市場的精準佈局使其在該領域的應用中也佔據了重要地位。
綜上所述,Chainlink 的前瞻性使其能夠準確把握市場趨勢,在 DeFi、GameFi、NFT 市場的爆發性增長中獲得關鍵優勢,這是 Chainlink 成為預言機賽道領先者的的一個重要因素。
重視開發者關係
開發者關係對於技術平台和生態系統的成功至關重要,蘋果公司在上世紀 80 年代開創了 “軟件佈道者” 這一崗位 [6],軟件佈道者的工作是鼓勵開發者為 macOS 和之後的 iOS 開發應用,而正是蘋果意識到平台的價值必須得由平台上運行的軟件支撐,自從推出 App Store 以來,蘋果就為開發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工具和支持,幫助他們更輕鬆地開發和發布應用。此外,蘋果還定期舉辦開發者大會,與開發者分享最新的技術和趨勢。
在 2022 年蘋果還推出了 Ask Apple 服務,開發者可以直接聯繫 Apple 佈道師、工程師和設計師來解決疑惑、分享心得,並與世界各地的其他開發者交流溝通,並且完全免費,可見蘋果對開發者關係的極其重視,正因為這種對開發者的關注和重視,蘋果的生態系統得以繁榮發展,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應用商店之一。
如果說蘋果是關注開發者關係的正面案例,那麼黑莓(BlackBerry)就是典型的一個反面案例了,BlackBerry 失敗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未能充分關注開發者關係,與 iOS 和 Android 相比,BlackBerry 的開發環境相對較為複雜和封閉,這給開發者帶來了額外的學習和開發成本。由於缺乏簡單易用的開發工具和資源,許多開發者選擇了轉向其他競爭對手的平台。並且隨著 iOS 和 Android 應用商店的快速擴張,BlackBerry 的應用生態系統逐漸落後。許多熱門應用並沒有在 BlackBerry 平台上推出,使其用戶體驗相對較差,這導致了用戶和開發者的大量流失,進一步削弱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
由此可見開發者關係在平台生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對於 Chainlink 來說,關注開發者關係是啟動 Chainlink 平台飛輪的關鍵因素。通過積極投入資源和支持,Chainlink 可以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其生態系統,推動平台的繁榮發展。隨著開發者社區的不斷壯大,Chainlink 平台將會有更多的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s)接入,為更多的用戶提供價值。這將吸引更多的項目方、用戶和開發者加入生態系統,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同時,隨著 Chainlink 生態系統的繁榮發展,平台將逐漸形成網絡效應,每增加一個參與者,Chainlink 平台的價值都將增長,進一步推動飛輪效應。
可以看見的是,在開發者關係方面 Chainlink 展現出了相應的重視:
文檔與教學資源: Chainlink 提供了較為詳細的開發者文檔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幫助開發者更容易地了解、學習和使用 Chainlink 技術。這些文檔包括 API 文檔、開發者指南、示例代碼等,覆蓋了 Chainlink 各種功能和應用場景。同時 Chainlink 還針對於不同階段的開發者 Chainlink 都準備了一個系列的開發教程以及視頻,幫助開發者快速的上手 Chainlink 的開發工作。
開發者支持: Chainlink 為開發者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支持,包括在線社區、論壇、技術討論組以及像 Ask Apple 那種可以直接與官方專家進行溝通等渠道。開發者可以通過官網途徑在開發者所在的地區找到當地的開發者社區尋求幫助、分享經驗和交流技術心得,以此來形成良好的技術氛圍。
活動與賽事: Chainlink 定期組織各種活動和賽事,如黑客馬拉松、開發者大會、技術研討會、線下 Meetup 等。這些活動旨在鼓勵開發者參與 Chainlink 生態系統的建設,促進技術交流和創新,提高 Chainlink 在開發者社區的認知度和影響力。
激勵計劃: Chainlink 為開發者提供相關激勵計劃,包括賞金、獎金、資助等。這些激勵計劃旨在獎勵為 Chainlink 生態系統做出貢獻的開發者,鼓勵他們持續參與和創新,從而給整個平台飛輪製造新動力。
Chainlink Function 能否引起新的創新熱潮
就在 2023 年 3 月,Chainlink 正式發布了 Chainlink Function 功能,你也可以理解為 Chainlink 2.0。據官方介紹,這是一個無服務器開發者平台,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輕鬆的讓智能合約連接到任何 Web2 的 API,並使用 Chainlink 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進行自定義化運算。對於開發者來說,Chainlink Function 實現了以下功能 [7]:
廣泛的連接性
智能合約可以連接到任何數據源,從公共或受密碼保護的 API 到物聯網設備和企業系統。
可定制計算
無服務器 runtime 環境可以實現強大的可擴展性和自定義功能,並用來聚合和處理數據。
信任最小化的安全性
Chainlink 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經過了時間的檢驗,已經為眾多 Web3 應用保障了數十億美元的價值。
幾分鐘內即可享受自助服務
Chainlink Functions 無服務器解決方案只需幾分鐘就可以上手。解決方案包括一個 CLI、新手工具包以及一個 debugging 環境
無服務器的 runtime 環境
無需服務器就可以運行 JavaScript 代碼,因此可以將原本放在基礎設施上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核心應用開發上。
Chainlink Function 解決了什麼問題
如果說 Data Feed 解決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難以篡改性,VRF 解決了鏈上隨機數的驗證和防篡改問題,那麼 Chainlink Function 則是解決了智能合約連接 Web2 API 的門檻和中心化問題、自定義運算的數據難以篡改性以及安全性問題。接下來讓我們一一道來:
開發門檻和節點中心化問題
首先是智能合約連接 Web2 API 的門檻問題,在 Chainlink Function 推出之前,開發者也可以使用 Chainlink 的 Any API 服務去連接 Web2 的 API 獲取數據,但 Any API 與 Function 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首先 Any API 要想實現連接 Web2 API 的功能需要開發者自己搭建一個 Chainlink 的節點並且為這個 API 搭建一個外部適配器 [8],較為麻煩。
如果我們把開發者比作廚師,使用 Any API 服務需要開發者自己去搞定一些基礎設施比如購買爐灶、安裝油煙機等,搞定基礎設施之後呢還要為特定的食材(API)準備特定的烹飪工具(外部適配器),較為麻煩,而且 Any API 不支持自定義運算。
對於 Chainlink Function 來說,無服務器的 runtime 環境意味著開發者可以專注於編寫代碼和功能,而無需關注底層的服務器和基礎設施的維護、擴展和管理等。同樣把開發者比作一個廚師,那麼 Chainlink Function 就是一個自動化的廚房,開發者只需關注準備食材和做菜,而不需要擔心購買爐灶、安裝抽油煙機等基礎設施問題,並且自動化廚房的烹飪工具也很齊全。相比之下,Chainlink Function 把原本的開發難度幾乎從 10 降到了 1,而開發門檻的降低將會湧現更多的開發者參與創新。
其次是中心化問題,Any API 的預言機網絡使用的是開發者自建的 Chainlink 預言機節點而不是 Chainlink 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 DON,存在中心化的風險,在數據安全性和難以篡改性上都無法保障,就會降低項目的作惡門檻,並局限項目的資金規模。
我們都知道在 Web3 中項目的安全性極其重要,稍有不慎將會打來大量資產損失,這裡順帶一提 Data Feed 和 Function 的區別,一個是傳輸指定數據源的數據,一個是任意數據源的自定義運算。
自定義運算的數據難以篡改性和安全性問題 [9]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 Chainlink Function 是如何實現自定義運算以及為什麼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中實現自定義運算很重要。了解預言機網絡運算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另外兩種運算方式:中心化鏈下運算和鏈上運算,這兩種運算方式分別代表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個極端。
中心化鏈下運算通常都在中心化的系統中進行,所以有著非常高的性能以及豐富的可擴展性,它不受到區塊鍊網絡的限制。此外,中心化鏈下運算成本十分低,因為計算不會消耗區塊鍊網絡資源。但對於智能合約來說,由於中心化鏈下運算無法保障數據的可靠性和難以篡改性,缺乏信任度,所以通常不直接將中心化鏈下運算的結果應用於智能合約。
鏈上運算是指在區塊鍊網絡中進行的計算,比如智能合約的執行等等。鏈上運算的數據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難以篡改性,因為所有的計算都在區塊鍊網絡中進行,所有的數據和結果都存儲在鏈上。然而,鏈上運算的速度和效率受到網絡限制,且成本較高,因為每次計算都需要消耗網絡資源(如以太坊的 Gas 費)。
例如,我們在以太坊上進行轉賬時,假設 Gas 費用約為 4-5U 左右,在同等 Gas 價格條件下,Mint 稍複雜的智能合約邏輯的 NFT 可能就需要花費 20U 左右,因為這需要更多的以太坊網絡資源,所以要想在以太坊上實現複雜邏輯運算的代價是極其昂貴的。鏈上運算成本高昂且具有局限性,不適合處理大量計算和數據處理任務。
那麼回到預言機運算,Chainlink Function 則是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 DON 層面上實現了自定義運算,其實可以被稱作去中心化鏈下運算,實現了信任最小化,其將中心化鏈下運算鏈上運算的特性相結合,彌補了中心化鏈下和鏈上運算之間的差距,根據官方所述,預言機運算可以使得傳輸給智能合約的數據能夠在保持安全性、可靠性和難以篡改性的同時,也具備中心化鏈下運算的優勢,實現了高性能、低成本和可擴展性。因此,Chainlink Function 可以讓智能合約實現以前難以實現或者效率不高的功能,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通過 Chainlink Function,開發者可以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中自定義運算邏輯,從而在不將計算負擔放在區塊鍊網絡上的情況下,滿足複雜的智能合約需求。我們來看看 Chainlink Function 是如何運作的:
- 最終消費者(End Consumer)啟動嵌入在 DApp 中的 Chainlink Function
- 該 DApp 向 Chainlink Function 智能合約發出請求。此請求包括 APl 端點、數據的任何轉換以及加密憑據(如果有)
- 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 DON 不斷監聽 Chainlink Functions 智能合約。當它接收到請求時,每個節點都會獨立地觸發其運行環境以獲取外部數據,在其上執行任何計算,井返回結果
- 節點使用 OCR2.0 就最終結果達成共識,然後選擇一個節點將結果傳回鏈上。如果該節點未能發布數據,則選擇另一個節點將其傳輸到鏈上。最終的結果是高可靠性和信任最小化安全性的
簡而言之,當 Chainlink Function 收到請求後,Chainlink Function 就會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DON)內通過每個節點獨立執行開發者自定義的運算邏輯來獲取和處理外部數據,然後利用 OCR 2.0 協議(Chainlink Data Feeds 底層共識協議)對最終數據達成共識並上傳到鏈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儘管 Chainlink Function 確保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難以篡改性,但它不能保證數據源的數據真實性,參與方需要對數據來源進行審慎評估。
Chainlink Function 的潛在應用場景
根據 Chainlink 的官方資料,我們可以得知 Chainlink Function 可以解鎖以下 Web3 應用場景 [7][10]:
- 開發者可以使用 Chainlink Functions 連接到任何公共或私人數據 API,如獲取最近的遊戲或體育結果,或從 Token Terminal 提取 Web3 協議上的指標數據(如協議收入、用戶費用、活躍用戶、TVL)
- 開發者可以通過讓 Chainlink Function 獲取數據並在智能合約中引用數據之前對其執行高級計算,如從社交媒體 API 檢索數據,計算情緒,並在鏈上報告轉換結果以觸發操作(如用戶收到限量版 NFT)
- 開發者可以使用 Chainlink Functions 連接到受密碼保護的物聯網設備數據或企業系統,將 Web3 協議與現有技術和網絡集成。例如,開發者可以從智能手錶或智能污染傳感器獲取數據,或將智能合約連接到企業 ERP 系統(如 SAP)以構建供應鏈應用程序,或連接到 Stripe API 以檢查用戶的賬戶餘額
- 開發者可以與 Chainlink Functions 集成,將他們的智能合約連接到外部去中心化數據庫,如 IPFS 和 Filecoin。這將允許開發者利用 DON 作為計算層和 IPFS 用於低成本去中心化存儲的鏈下計算 dApp。例如,開發者可以通過使用 Chainlink 函數獲取鏈下投票並將投票結果轉發到鏈上以觸發基於智能合約的操作,從而為 DAO 構建去中心化的鏈下投票系統
- 開發人員可以連接到 Web2 應用程序並構建複雜運算邏輯的混合智能合約
- 開發人員可以幾乎從任何 Web2 系統(如 AWS S3、Firebase 或 Google Cloud Storage 甚至是特斯拉汽車)獲取數據
- 開發人員可以接入 Al 進行回應(例如,在 OpenAl 的 ChatGPT APl 或為 DeFi 交易生成建議的雲提供商)
除了官方提到的潛在應用場景之外,我們還可以從社區提交的 Chainlink Function 案例中找到一些比較有趣的方案 [11],比如使用 Chainlink Function 獲取谷歌地圖距離矩陣的數據等等,更多案例可以進入https://www.usechainlinkfunctions.com/查看。除了以上應用案例外,Chainlink Function 的潛在應用場景也值得關注,截止至本份研報撰寫階段,Chainlink Function 剛剛發布一個多月,仍處於測試網 Beta 階段,因此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觀察。
簡單來說,Chainlink Function 實現了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上連接外部任意 API,進行自定義運算和數據處理的可靠、可信和難以篡改性,在此之前,這種功能僅限於中心化系統。而通過 Chainlink Function,開發者可以更加靈活、便捷、低門檻的訪問和使用預言機服務,這使得 DApp 在應用場景和潛力上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Chainlink Function 僅僅是可以保障數據傳輸中的數據可靠、可信、難以篡改性,而不是數據的真實性。因此,參與方則需要對數據來源進行嚴格審查,避免利用數據源進行作惡行為,由於 Chainlink Function 目前仍處於 Beta 測試階段,因此目前潛在的風險和漏洞未知,更多還需要交給時間和市場來驗證。
Chainlink 經濟模型
隨著 Chainlink 推出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DON)以及它支持的 Chainlink Function,其經濟模型也需要進行改革。Chainlink 推出了 Chainlink 2.0 經濟模型,借助 Token Staking 帶來的顯性激勵機制和隱性激勵機制,以及 Chainlink Build 和 Chainlink Scale 帶來的收入-成本端優化,為建立 DON 鋪平了道路。
下面,我們會深入淺出地講解 Chainlink 2.0 的經濟模型,比較它與 1.0 的不同、實現了什麼目的、是如何實現的。除此之外,我們會根據這一話題做一些延申,希望引發讀者對經濟模型的思考。
Chainlink 1.0 經濟模型
Chainlink Whitepaper-v1 這樣描述 LINK 的作用: “The ChainLink network utilizes the LINK token to pay ChainLink Node operators…”[12],這是非常古典的 Token 經濟:讓 Token 作為生態內的支付手段,即貨幣最常見的功能。使用 Chainlink 服務的 Client 需要使用 LINK 支付節點服務商,藉此,LINK 有了初步的效用和供需關係。
有經驗的讀者或許已經看出來,這樣的 Token 經濟過於簡單:對 Token 賦能有限,且去中心化程度不足。在 Chainlink 發展的前期,這樣易於 Onboarding 的 Token 經濟是合理的;但隨著 Chainlink 的業務發展,其對於生態的去中心化、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的 Token 經濟也無法完全捕獲生態內的價值,一個更複雜的 Token 經濟就自然需要被提出。
Chainlink 2.0 可以達到兩個目的:
1)業務上而言,增強生態的去中心化(形成 DON 的必要條件),從而增強預言機服務的安全性與準確性。按照官方的說法,就是 “Expands the role of Decentralized Oracle Networks (DONs) in the blockchain ecosystem, laying out the key advancements for the Chainlink Network to power a suite of decentralized services for smart contracts on any blockchain.”[12]
2)財務上而言,增強 Token 的 Value Capture,讓 Token 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生態價值。這一點官方沒有明確闡述,但隨著 Chainlink 2.0 的落地,價值捕獲的提升是可以預期的。預言機節點和社區參與者需要通過質押 LINK 參與 Chainlink 生態,讓 LINK 的需求隨著 Chainlink 生態的擴大而增加,質押機制還會降低 LINK 的拋壓,從供需兩端驅動了 LINK 的價值。
接下來,我們詳細了解一下 Chainlink 2.0 的機制,以及這些措施是如何賦能去中心化、提升生態的安全性和價值捕獲的。
Chainlink 2.0 經濟模型
質押機制
質押機制是 Chainlink 2.0 的核心。它將 DON 節點權利與 Token 結合,形成了治理的貨幣化,通過可量化的利害關係制約了節點的作惡可能。Token 經濟與治理機制相結合,通過顯性激勵機製完成了超線性質押影響,通過隱性激勵機制限制了節點的短視行為。
目前的研究許多都聚焦於質押機製本身對 Token 的財務影響,對治理機制尤其是隱性激勵機制(Implicit-Incentive Framework, IIF)的探討不足。因此,我們將根據 Chainlink 2.0 的白皮書對質押機製做詳細介紹,並通過這些事實去嘗試回答 Token 經濟的本質問題。
顯性激勵機制
白皮書將 Chainlink 的質押機制稱為顯性質押機制,這是因為顯性激勵機制主要是由 Staking 完成的。所謂 “顯性激勵”,是相對於 “隱性激勵” 而言的,前者側重於直接的獎勵和懲罰措施,而後者則側重於未來機會成本的折現。
DON 節點可能會犯錯,無論這些錯誤是故意還是無意,個體還是集體。我們可以先熟悉以下 DON 節點可能會犯的錯誤:
1)面向整個生態的錯誤:報告錯誤數據或未及時報告數據。
- 個體節點可能會報告錯誤數據或不及時報告數據,這種類型的錯誤不會影響 DON 的數據結果,因此可視情況予以補救或懲罰。
- 如果足夠多的節點提供了錯誤的數據,DON 可能會形成分叉(forking)/模糊(equivocation),會對 DON 的安全性造成危害,因此 DON 可以定期在主鏈上的審計合約中記錄 L 的狀態。如果其未來狀態與已記錄的狀態不符,用戶可以向審計合約提交錯誤行為證據。
2)面向服務用戶的錯誤:違反服務水平協議(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SLAs)。
- 通過鏈上協議,SLAs 規定了 DON 節點向用戶提供服務的基本義務(如持續時間、數據準確度、數據類型等)。如果 DON 節點沒有提供相應的服務,用戶可以 challenge 節點的行為。
- 每個 DON 的背後都有一個服務協議,它將定義每個預言機節點需要抵押的 LINK Token 數量和關鍵性能要求,例如單個節點的響應可以偏離聚合值多遠以及預言機中的聚合值有多遠報告可能會偏離它應該代表的正確值。服務協議還可以定義其他參數,例如使用的數據源、更新頻率、每個節點支付的費用等。[14]
為了有效地發現並避免錯誤行為,Chainlink 2.0 設計了一個雙層檢舉的顯性激勵機制。
這一顯性激勵機制可以被拆分為以下的細分機制:
1)雙層預言機網絡
Chainlink 建立了雙層預言機網絡。第一層被稱為初始層(default tier),即預言機網絡本身,由網絡各節點構成;第二層被稱為後備層(backstop tier),由歷史數據可信賴(strong historical reliability scores)或預言機數量級更大的網絡(an order of magnitude more oracles than the first tier)組成,如 Aave、Synthetix、Compound 等。
第一層是生態的參與者,第二層是生態的裁決者。裁決者並非因為單純地位上的高低而具有裁決權,而是因為過往歷史數據表現或預言機數量級而更具有可信度。
初始層的節點相互監督,在發現大規模異常時可以向後備層報告,由後備層的節點做出判斷。雙層預言機網絡增加了一個在關鍵時刻起效的仲裁委員會,以部分犧牲去中心化的方式減少了對節點多數賄賂攻擊的風險。
2)保證金制度
Staking 類似於保證金制度。節點需要繳納兩部分保證金(deposits):第一部分保證金會因報告與大眾不同的數據而罰沒(slash),第二部分保證金則會因錯誤上升到第二層網絡裁決(faulty escalation)而罰沒。
除了節點之外,通過質押保證金,用戶也可以對節點的行為提出挑戰。通過用戶挑戰機制,Chainlink 將用戶與社區也納入到了生態安全體系之內,除了允許節點相互監督檢舉,也允許了節點之外的監督。
3)監察者優先級(watchdog priorities)與超線性質押影響(super-linear staking impact)
“超線性質押影響” 是 Chainlink 2.0 的主要特點。這個名字乍一聽很唬人,很難字面理解它的意思。接下來,我們用盡可能平實的語言去解釋超線性質押影響的含義。
我們先看看什麼是 “線性的” 質押影響。如果賄賂成本(C)與節點數(n)是線性關係,那麼這一質押影響是線性的。每個節點的最小邊際賄賂成本(minimum marginal cost)可以認為是每個節點的直接機會成本,因為如果一個理性的節點收到的賄賂不及其未來通過舉報可以獲得的收益,它就會選擇背叛。假設每個節點都繳納了一樣的保證金 $d,如果攻擊者賄賂了半數節點,且每個節點舉報的收益是均分問題節點的保證金($d/2),那麼賄賂成本 C = $d*n/2,C 和 n 之間存在係數為 $d/2 的線性關係。
Chainlink 使用了一種有趣的博弈論方法,讓賄賂成本 C 與賄賂節點數 n 之間存在平方關係。在此之前,我們先熟悉另一個概念:監察者優先級(watchdog priorities)。
在上文對線性質押影響的討論中,我們假設節點舉報的收益是均分問題節點的保證金($d*n/2)。現在,我們假設節點的舉報收益並不是均分問題節點的保證金,而是由舉報節點中的某一個節點獲得全部的問題節點保證金。那麼,決定是哪一個節點獲得全部保證金的順序,就被稱為 “監察者優先級”。這一優先級是隨機的,因此攻擊者無法知悉哪一個節點可能獲得所有獎勵。
在這樣的情況下,攻擊者的賄賂成本就會遠高於線性質押影響:因為無從知道哪個節點會獲得全部獎勵,穩妥的方式是給所有可能獲得獎勵的節點以全部保證金的賄賂,否則節點就會因為可能的機會成本而選擇舉報。因此,假設每個節點都繳納了一樣的保證金 $d,如果攻擊者賄賂了半數節點,且節點舉報的收益是可能獲得問題節點的全部保證金($d n/2),那麼賄賂成本 C=($d n/2) * n=$d*n^2/2,C 和 n 之間存在平方關係。也就是說,隨著節點數量的增加,賄賂成本平方地增加,而非線性地增加,這就是 “非線性質押影響” 的含義。
通過隨機選擇一個舉報節點獲得全部問題節點保證金獎勵,讓賄賂成本非線性地增加,這是 Chainlink 2.0 在質押設計上的巧妙之處。
以下是白皮書上沒有寫的內容:更進一步探討,事實上,賄賂節點的成本應該還會遠高於非線性質押影響,這受到了議價權(bargaining power)和博弈論(game theory)的影響。
議價權影響:因為任何一層節點都可能成為監督者,一旦攻擊者聯繫了節點,他就暴露了自己的攻擊意圖,為此攻擊者會面臨更小的議價權,可能被節點威脅。
博弈論影響:被賄賂的節點之間存在囚徒困境,假設所有節點都被賄賂,那麼一個節點選擇叛變(報告),它就可以獲得所有獎勵。在這種情況下,節點的選擇會傾向於納什均衡,即都叛變,而非合作。
監督者優先級的設置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假設攻擊者成功賄賂了所有節點,如果不設置監督者優先級,而平均分配所有獎勵,那麼背叛的收益是可預期的,在理性的情況下,結果會傾向於納什均衡:每個監督者傾向於獲得 $d 的獎勵(所有人都錯報了數據,但所有人都報告了)。而設置了監督者優先級後,每個監督者都可能獲得 $d n 的獎勵,儘管獎勵的數學期望仍然是 $d,但不平均的概率分佈讓背叛的收益變得不確定了,所以給予每個節點 $d n 的賄賂才是合理的。
隱性激勵機制
上文中,我們探討了 Chainlink 2.0 的顯性質押機制如何通過監督者優先級的博弈論實現了超線性質押影響。為了簡化模型,我們顯然只考慮了節點行為的直接經濟收益(賄賂和報告獎勵),而沒有考慮節點行為的機會成本或潛在收益。
嚴格地說,隱性激勵仍然應該是質押機制影響的一部分,畢竟機會成本和潛在收益也應該被納入博弈之中,但為了解釋方便,白皮書和本文選擇將這一部分單獨劃分出來討論。
未來費用機會(Future Fee Opportunity, FFO)
白皮書給節點的機會成本/潛在收益賦予了一個很 fancy 的名字:未來費用機會(Future Fee Opportunity, FFO)。我們可以將 FFO 理解為長期的機會成本。
這里為不了解機會成本的讀者們簡單介紹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因選擇某選項而錯過的最佳次優選(next best choice)的價值。機會成本是博弈論中的重要概念,因為機會成本會影響博弈中行動者的行為——考慮到所有博弈參與者的目的是最大化自身的利益,機會成本的概念會讓參與者更好地理解自己所面臨的權衡(trade-off),讓他們不僅考慮到直接的收益與成本,也會同時考慮到其他選擇可能帶來的收益。
比如,Alice 選擇了一份月薪為 5000 元的工作,但如果她面臨的最佳選擇是一份月薪為 1 萬元的工作,她面臨的機會成本為 1 萬元。再复雜化一下 Alice 的例子:如果 Alice 選擇了一份月薪 1 萬元的工作,這份工作的工資不會增長,但另一份月薪 5000 元的工作在未來會變成月薪 2 萬元,此時 Alice 還會面臨長期的機會成本。為了達到最優解,如果 Alice 不是只工作一年就退休的話(ie Alice 是長期行動者,long-run player),她就有必要了解短期和長期的機會成本。
考慮到成為節點需要部署設備、質押保證金,我們可以假定節點是長期行動者,因此未來費用機會對節點而言是重要的。對於 Chainlink 節點而言,FFO 就是未來的節點收益。節點收益並不穩定,而與以下因素相關(實際上就是 Chainlink 對節點表現的評價體系):節點歷史表現(performance history)、數據接口(data access)、DON 參與度(DON participation)和跨平台活動(cross-platform activity)。前三個都比較好理解,第四個因素 “跨平台活動 “主要指的是節點在 Chainlink 生態之外的表現,如擔任 POS 驗證節點或非基於區塊鏈的信息服務。
投機性未來費用機會(Speculated FFO)
在討論 FFO 時,我們提到:” 對於 Chainlink 節點而言,FFO 就是未來的節點收益 “。聰明的讀者也許很快能想到:除了收益這種直接的機會成本而言,至少還有兩種間接的機會成本:1)隨著區塊鏈生態的發展、Chainlink 生態的擴大,節點會有新的用戶和收益機會;2)節點自身的聲譽和輿論影響。前者就是我們這裡探討的” 投機性未來費用機會(Speculated FFO)“,後者就是下一部分探討的” 外部聲譽(External Reputation)“。
簡單地說,考慮到 Chainlink 是預言機的領先者、預言機是區塊鏈數據服務的剛需,如果早期節點保持良好表現並穩定地留在 Chainlink 生態內,那麼它們只會更為穩健獲得更多營收。換言之,通過成為 Chainlink 的可靠節點,節點們可以和加密生態和 Chainlink 的 beta 一起成長。這一部分的潛在收益,被稱為投機性未來費用機會,即一種潛在的長期機會成本。
外部聲譽(External Reputation)
Chainlink 的節點不是別名化的(pseudonymous),意味著節點們的行為會與生態外的聲譽產生聯繫。如果某一節點作惡,它在別的生態系統中的聲譽也會受到影響,並因此限制其作惡可能。換言之,這是” 社會道德約束 “。
新的費用模式
在上面的內容中,我們詳盡介紹了 Chainlink 2.0 的質押機制以及其製約節點作惡可能、增加生態整體安全性的原理。Chainlink 2.0 還包括其他部分:1)致力於降低早期項目參與門檻並擴大參與者收入的 Chainlink Build;2)致力於減少節點服務商成本並擴展生態網絡的 Chainlink Scale。因為它們都對 Chainlink 節點和質押者的收入與成本造成了影響,所以這裡我將它們統稱為新的費用模式。
擴大參與者收入:Chainlink Build
存在兩個問題:
- 對於 dApp 而言:Chainlink 提供的預言機服務對許多 dApp 而言都是必須的,但在項目尚未產生收入時,使用 Chainlink 服務可能是個過於昂貴的選擇;
- 對於服務提供者(節點/數據提供者/質押者等)而言:提供服務獲得的報酬是單一的,即提供服務收到的費用收入,以 LINK 形式發放。
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允許早期項目使用自身的 Token 換取 Chainlink 服務,允許服務提供者收到項目 Token 作為報酬,用 Token 換服務。
說得 Fancy 一些,就是 “BUILD 參與者將把他們總 Token 供應的多個百分點投入到 BUILD 計劃中,以加速他們的生態系統增長並推動 dApp 創新。”“Chainlink BUILD 是一個旨在通過協調跨生態系統激勵措施來增強 dApp 的 Chainlink 效應的計劃。參與 BUILD 的項目承諾支付網絡費用,並為 Chainlink 社區中的服務提供商提供激勵,例如為項目提供關鍵利益和服務的 Chainlink 質押者。向 Chainlink 生態系統參與者提供的經濟激勵可以幫助鼓勵他們參與該 dApp 的生態系統,例如通過參與項目的治理流程、在各自的質押機制上質押原生 Token,以及成為其社區的口頭支持成員”[15]。
當然,上面說的是 Chainlink Build 的核心。實際上,Chainlink Build 還承諾了項目參與方以更多回報:
優先訪問:
在完整的主網發布之前,可以訪問精選的 alpha 和 beta 版本的 Chainlink 服務集合,以加速先進的 oracle 解決方案實現的高級 dApp 功能的開發。
增強安全性:
通過向 LINK 質押者提供激勵來提高由 Chainlink Staking 支持的 Chainlink 服務的安全性。對於 Staking v0.1,這從以太坊上的 ETH/USD 開始,但計劃在未來擴展到更多的提要。
高級技術支持:
從 Chainlink 生態系統中的服務提供商那裡獲得有關預言機解決方案的直接支持。這包括與生態系統專家的專門通話,他們可以幫助確定新產品和工程要求。
自定義數據饋送:
訪問自定義數據饋送 DON,這些 DON 滿足獨特的用例要求,並由相同的高質量 Chainlink 節點運營商提供支持,這些運營商已經通過 Price Feeds 幫助確保了數百億美元的價值。
更高質量的數據:
獲得訪問各種行業領先數據提供商的幫助,這些提供商可以幫助實現數據來源的多樣化和自定義數據源 DON 的防篡改,未來可能包括其他形式的元數據。
更強大的數據饋送監控和維護:
通過對 DON 操作的維護和監控支持,確保自定義數據饋送 DON 的最大可靠性。這可以包括開發新的基礎設施以滿足獨特的用戶需求 [15]。
減少服務商成本:Chainlink Scale
節點運營商每次在鏈上提供預言機報告時都會產生費用,這些費用通常由節點運營商自行承擔,由預言機獎勵和用戶費用共同 Cover。
Chainlink Scale 允許 Layer1 和 Layer2 的公鏈提供 Gas Fee Grants,來 Cover 節點提供鏈上報告的 gas 成本。它之前的名字也許更能直白地讓我們理解這一點:Blockchain Gas Grants。[16]
通過 Chainlink Scale,Chainlink 的節點降低了運營成本和操作複雜度(不用兌換鏈上原生 Token 來支付 Gas),顯然是有利的。但是,公鍊為什麼會願意給予 Grants 呢?
這是因為對於公鏈而言,最緊要的是擴大生態:包括 dApp 和用戶。通過為支持特定公鏈、提供特定數據服務的預言機網絡提供 Grants,可以方便自身公鏈上的 dApp 生態開發,從而吸引更多的開發者與用戶。考慮到公鏈、節點和 dApp 的三重需求,相信 Chainlink Scale 會更好的構建起來。
可能存在的問題
Chainlink 2.0 會讓 LINK 成為治理 Token 嗎?儘管質押是常見的治理 Token 經濟方案,但 LINK 並不符合治理 Token 的特徵。質押的 Token 數量不會影響節點在 DON 中的話語權,而更類似一種保證金制度,以避免節點作惡。
Chainlink 的質押機制是 POS 嗎?儘管 Chainlink 的質押機制與 POS 機制很像,都利用質押權益來保證去中心化的安全性、都具有保證金被 Slash 的可能,但這兩種機制:
- 服務的目的不同。公鏈的 POS 機制服務於共識決定:區塊寫入的權利;Chainlink 的質押機制服務於生態價值:確保數據及時、準確。
- 決定的機制不同:對於 POS 而言,質押的權益數量越大,獲得區塊提議權的可能越高;對於 Chainlink 的質押機製而言,質押數量取決於 SLAs,並不影響話語權。
未來展望
綜上所述,由於區塊鍊是個封閉系統,需要預言機來實現與現實世界數據的鏈接才能激發更大的應用潛力,而如 Chainlink 這類預言機賽道選手則擔任著其中的一個重要角色,隨著作為在通用預言機領域有著壟斷優勢的 Chainlink 推出 Chainlink Function,這將使得開發者能夠更加靈活地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絡上連接外部任意 API,進行自定義運算和數據處理。而新的 Chainlink 經濟模型 2.0 則提出了實現超線性質押影響的質押機制和新的費用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其生態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相信在未來隨著像 Chainlink 這樣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將會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並為 Web3 的大規模採用和創新推動提供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New Blockchain Startup Brings Contracts into the Digital Age – Coindesk [2]https://research.chain.link/whitepaper-v1.pdf [3]Chainlink launches Mainnet to get data in and out of Ethereum smart contracts -ZDNET [4]Chainlink Price Feeds 如何保障 DeFi 生態安全| Chainlink Blog [5]35+ Blockchain RNG Use Cases Enabled by Chainlink VRF | Chainlink [6]開發者關係是決定 Web3 成敗的關鍵要素| Chainlink Blog [7]Introducing Chainlink Functions: Connect the World’s APIs to Web3 [8]Chainlink Any API Documentation | Chainlink Documentation [9]一文讀懂預言機運算——賦予預言機數據傳輸和鏈下計算的雙重功能| Chainlink Blog [10]What is Chainlink Functions? | Chainlink Documentation [11] useChainlinkFunctions() – quick and easy to understand code examples for Chainlink Functions [12]https://research.chain.link/whitepaper-v1.pdf [13]Chainlink 2.0 and the future of Decentralized Oracle Networks | Chainlink [14]Chainlink 2.0 Super-Linear Staking: An Overview [15]Introducing Chainlink BUILD | Chainlink Blog [16]Introducing the Chainlink SCALE Program | Chainlink Blog利益披露:截止發稿前,作者(菠菜菠菜)持有 Chainlink Token 資產,其他無相關商業利益行為;作者(Arnaud)與 Chainlink 無任何商業利益行為;稿件審核人員與 Chainlink 無任何商業利益行為。
感謝您完整閱讀本份 Web3Caff Research 免費試讀系列內容,解鎖本平台全部 Web3 研究報告及欄目內容,與更多 Web3 精英共尋一線風向,可點此 訂閱 PRO 會員
免責聲明: 本報告由 Web3Caff Research 編寫,所含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預測或投資建議、提議或要約,投資者請勿依賴此類信息購買、出售任何證券、加密貨幣或採取任何投資策略。報告中使用的術語和表達的觀點旨在幫助理解行業動向,促進 Web3 包括區塊鏈行業負責任發展,不應被解釋為明確的法律觀點或 Web3Caff Research 的觀點。報告中的看法僅反映作者截至所述日期的個人意見,與 Web3Caff Research 立場無關,且可能隨後續情況而變化。本報告中所含的信息和看法來自 Web3Caff Research 認為可靠的專有和非專有來源,並不一定涵蓋所有數據,亦不保證其準確性。因此,Web3Caff Research 不對其準確性和可靠性作任何形式的擔保,也不承擔以任何其他方式產生的錯誤和遺漏的責任(包括因疏忽而對任何人產生的責任)。本報告可能含有 “前瞻性” 信息,這類信息可能包括預測和預報,本文並不構成對任何預測的擔保。是否依賴本報告所載信息完全由讀者自行決定。本報告僅供參考,不構成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加密貨幣或採取任何投資策略的投資建議、提議或要約,並請您嚴格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