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NEAR Protocol(以下简称为 NEAR)联合创始人 Illia Polosukhin 参加英伟达 GTC24 大会的消息传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Illia Polosukhin 曾是谷歌的 AI 研究员和产品经理,他将与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同台演讲及参加小组讨论,该消息使得 NEAR 被贴上了 “AI” 的标签,并受到了资本市场和社区的密切关注。
借助热门的 AI 概念,NEAR 在社交媒体被广泛提起,其中涉及到分片、链抽象、NEAR DA 等一系列最新与 NEAR 架构实现的热门概念也被市场热议。当然不仅是停留概念方面,其中,依赖名为夜影协议的分片技术使 NEAR 理论达到了一万 TPS,其宣传的 “链抽象” 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在 NEAR,用户可以通过邮箱注册,并享有类似于 “Twitter” 页面+“微信小程序” 组件的交互方式,并拥有一万九千余个组件可供开发者使用。NEAR 的账户使用户能够直接在多条链上进行交易,无需担心 Gas Fee 和 Token 兑换问题,从而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除了与众不同的链上体验之外,NEAR 的技术堆栈也十分丰富,不仅有两个运行已久的应用链 Aurora 和 Octopus Network,还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可用性产品 NEAR DA。
因此,本份研究报告将带你全面解构 NEAR 的基础特征、分片技术,链抽象进展,技术矩阵,生态发展情况,并进一步对 NEAR 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前景做出分析。
作者:Wayne,Web3Caff Research 研究员
封面:NEAR Protocol
字数:本份研报超 13500 字,预计阅读时长 28 分钟
目录
- NEAR 介绍及发展史
- 分片之旅
- 链抽象进展
- 什么是链抽象
- NEAR 的链抽象架构
- 独特的账户抽象技术
- 链签名与 Gas 中继器
- 丰富的技术生态
- NEAR DA
- 链布局
- Aurora
- Octopus Network
- 竞争分析
- Ethereum
- Solana
- 小结
- 生态现状
- NEAR 现存问题与挑战
- 相对落后的 Web3 生态
- 性能过剩消耗大量成本
- 去中心化令人质疑
- BOS 的 UX 体验问题
- BOS 用户数据归属模糊
- 未来展望
- NEAR DA 打入 Ethereum 扩容市场
- BOS 架构的 “去链化”
- 多链 Gas 中继器
- AI 与 BOS 的结合
- zkWASM 升级 NEAR 验证器
- 总结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