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鏈迭代已進入「全方位競賽」階段,底層技術創新、生態爭奪、資本博弈呈現三線組成的競爭格局。頭部專案以太坊透過 EIP-4844 升級和 Rollup 矩陣鞏固 Layer1 根基,Solana 憑藉最大性能重獲市場關注,Avalanche、Polygon 則透過子網路搶奪架構垂直佔位場景。新興勢力 Aptos、Sui 等 Move 系公鏈模組執行引擎挑戰 TPS 頂層,Celestia 是初始化區塊鏈範式重構技術倉庫。在維護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保留兼容 EVM 的改良派,也有重構虛擬機的前沿更新者,最終或將在標準化架構與重型鏈的隊列對決中決出後續區塊鏈基礎設施的王者。
Pharos Network 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它不僅是針對現有區塊鏈技術的簡單模式,更是一場融合創新的創意嘗試。其「深度」架構打破了傳統區塊鏈順序處理交易的模式,旨在實現超高速的交易處理和全球範圍的可用性。在應用方面,Pharos Network 鏈聚焦於即時支付和現實世界資產(RWA)關鍵領域,嘗試建立金融交易和資產數位化的模式。透過與傳統金融科技的融合深度,Pharos Network 渴望為金字塔億用戶帶來如 Web2 般流暢的體驗,同時填補傳統金融服務覆蓋不足的空白,為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普及普及新路徑,在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成為推動變革的重要力量。本文將重點放在 Pharos Network 的專案、背景技術架構、應用佈局、市場挑戰與未來展望,詳細解讀 Pharo Network 公鏈的技術創新之路。
作者:Rosa,Web3Caff Research 研究員
封面: Logo by PHAROS,Photo by Andrew Kliatskyi on Unsplash,Typography by Web3Caff Research
字數:總計 11000+
目錄
- 引言
- 專案背景
- 技術架構
- 現況痛點:目前 EVM 框架難以應對更大規模的應用發展
- 整體架構:採用頂級堆疊提升可自訂性
- 技術特色:全部交易執行實現高性能結算能力
- 首創亮點:具有認證資料結構的儲存效能
- 應用程式佈局
- 聚焦 RWA 與支付場景,發揮基因優勢
- 探索發展高性能 DeFi,建構鏈上流動性
- 初步搭建生態公鏈基礎,為生態項目服務
- 競爭挑戰
- 未來展望
- 要點結構圖
- 參考文獻
引言
目前,區塊鏈產業正經歷從場景基礎設施向深度化服務的躍遷。一方面,公鏈透過解耦共識、執行、數據可用性等核心層,賦予開發者靈活組合技術堆疊的能力,以應對績效、成本與定制化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垂直鏈應用聚焦特定領域(如 DeFi、遊戲、RWA),在合規框架、資產協議、範互體驗等重構價值鏈,推動場景級創新。這種「橫向可擴展、縱向深紮根」的雙軌演進,不僅打破了傳統公鏈「大而全」的困擾,更以專業化分工激活了跨鏈協作的乘數效應,公鏈生態正從技術敘述轉向「技術+價值」敘事雙驅動的發展模式,為 Web3 大規模採用一定可落地的技術與商業基礎。開放生態的高性能公鏈基礎設施。
專案背景
Pharos Network 作為一個新興的 Layer1 區塊鏈項目,致力於將傳統金融科技與 Web3 技術融合,為全球儲存億用戶帳戶提供與 Web2 相當的用戶體驗。其核心願景是打造一個超高速、可信賴且可擴展的區塊鏈網絡,以支援即時支付和 RWA 等應用場景。透過深度和深度的架構,實現交易處理速度的獨特提升,為大規模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Pharos Network 於 2024 年 7 月成立。專案由螞蟻集團區塊鏈業務核心成員組成,團隊成員主要來自螞蟻、Solana、Ripple、OKX 等區塊鏈領域公司,擁有兼有核心技術開發和營運背景。創辦人 CEO 張輝(張輝)曾擔任螞蟻區塊鏈業務集團 CTO 和螞蟻鏈 Web3 ZAN 的 CEO,曾是達摩院品牌區塊鏈實驗室的負責人,從事高性能區塊鏈的技術研發;CTO Wish 曾任螞蟻鏈 CSO;CMO Laura 在 Solana Labs 市場行銷,並銷售了第四任 Solana CSO;CMO Laura 手機;領導生態系統建設和業務發展。
2024 年 11 月 9 日,Pharos Network 宣佈在輪種子完成 800 萬美元融資,由 Lightspeed Faction 和 Hack VC 領投,SNZ Capital 作為基石投資者。其他投資者包括 Dispersion Capital、Hash Global、Generative Ventures、MH Ventures、Zion 和 Chorus One。 [1] 本輪融資結構為簡單的未來股權協議(SAFE),附帶 Token 認股權證,但融資估值尚未對外公佈。
2025 年 3 月 6 日,Pharos Network 推出測試網,並計畫於下游上網主網。 2025 年 3 月 7 日,Pharos Network 啟動 2,000 萬美元激勵生態系統計畫(表 1),旨在為促進 Pharos Network 技術進步和應用的計畫提供資金和支持,促進生態系統的創新和發展。從資助項目類型來看,Pharos Network 不僅限於 RWA 和支付生態的發展,對於 DeFi 和其他主題應用領域也保持開放態度。

2025 年 3 月 10 日,Pharos Network 與 Hack quest 合作推出 Builder Base Camp,旨在幫助開發人員、部分公司和機構在 Pharos Network 上建立下一代 RWA(現實世界資產)的應用程式、中心化支付和金融創新。
2025 年 4 月 6 日,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與 HashKey Group 共同推出的 Future3 Campus,相當於 Pharos Network 正式啟動「Pharos 孵化器」。該孵化營將重點支持 Pharos Network 生態內的優質項目,透過努力 9 個月的創業孵化,協助建立生態系統。
總體上,Pharos Network 憑藉其良好的團隊背景實力,順利獲得了以亞洲資本為主的早期投資。在前期冷啟動階段,Pharos Network 主要採取主流的公鏈市場策略,透過開發者資助計畫、孵化營等方式培育其潛在的應用計畫。 Pharos Network 目前 Devnet 已上線,測試網和主網計畫於 2025 年第二、第三季陸續推出。
技術架構
現況痛點:目前 EVM 框架難以應對更大規模的應用發展
Pharos Network 推出的希望解決當前區塊鏈基礎設施的主要四個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