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坊合并发生一周年后,大约 90% 的区块都依赖于 MEV-Boost 为基础设施,这背后是估值达 10 亿美金的 Flashbots。对于这个技术向的话题,自去年 9 月的以太坊系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升级,即 PoW 转 POS 的合并事件后,如今 MEV 已经极为复杂化,仅涉及非用户角色就有 Searcher,Builder,Relayer,Validator,Proposer,他们共同在这 12 秒的出块时间里多方势力错综交错互相博弈,只为谋求各自的最大收益。
那么,其市场收益空间究竟有多大呢?根据 MEV-Explore 的数据,自 2019 年 12 月至合并前(2022 年 9 月 15 日),以太坊上的 MEV 就已经累计达到惊人的 673M 美金。而随着以太坊发生合并后的一周年,MEV 赛道又将迎来何种竞争格局与收益规模呢?本份研报将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拆解 MEV 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历史轨迹,合并前后多方数据验证收益变迁,典型攻击和分类方式等角度来比对分析 MEV 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十四君,Web3Caff Research 研究员(背景:Web2 五年网络安全及产业研究,Github 7K Star,现 Web3 专注研究 NFT Market、GameFi、DeFi 前沿协议)
封面:Logo by Ethereum,Photo by Zeke Tucker on Unsplash,Typography by Web3Caff Research
字数:本份研报超 10900 字,预计阅读时长 22 分钟
目录
- 为什么要看 MEV?
- 什么是 MEV?
- 如何衡量合并前后 MEV 的规模与收益?
- 从 Mev-Explore 看合并前一年
- 从 Eigenphi 看合并后一年
- 合并后 MEV 利润大幅下跌
- 传统 MEV 模式
- 传统 MEV 模式的典型策略
- 合并后的 MEV 模式
- 合并后交易的生命周期
- 为什么必须要提议者与构建者分离?
- 综合点评
- 为何会演变成为寡头统治?
- 受审查度与中心化风险
- 前沿探索中的订单流拍卖(OFA)
- 总结
- 还有哪些最前沿围绕 MEV 进行中的探索点?
- 面对 OFAC 的审查以太坊有抵抗力吗?
- 缺乏激励的中继器具有可持续性吗?
- ERC4337 捆绑交易在 MEV 下会如何影响?
- 面对 MEV 的威胁 DeFi 可以追赶 CeFi 吗?
- 合并对 MEV 的生态影响是什么?
- Layer2 中的 MEV 现状如何?
- 参考文献
花了几个小时对这份研报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只能说收益巨大。如果你对 MEV 现状态势及构成不了解,请即刻阅读,这份研报是我读过全网最强且最有价值的,硬货满满 💪
这个话题很有趣,大家有什么见解呀?另外十四君老师怎么看 ~
@cassie: 就是卷的问题,,因为 Cefi 的在于交易所服务器所在和 kyc 的,。已经不完全在技术上了,因此全球竞争市场这个点也就相对失效了
PoS 模式下较低的奖励才能达到与 PoW 相同水平的安全性,0.22 是按 2500 万枚质押,2% yield 计算
及时!
@0x17: 感谢此文章作者,让我们普通的 crypto 爱好者能够了解 MEV 在 eth 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我讲述不了多么专业的词汇,但因为有老师们的存在,让我们能够靠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