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Colored Coin 开始、到见证隔离和闪电网络的出现、再到 Ordinals 协议,比特币生态涌现了一轮轮技术创新。其中,RGB 协议团队尤为低调沉稳,自 2018 年被正式提出以来,便一直在致力于为比特币生态通用化智能合约系统的构建,直至今年 RGB v0.10 版本的正式发布。这一版本的发布便引发了行业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 Web3 社区对于它出色的应用场景以及可能的新技术变革产生了诸多想象空间。
RGB 协议的核心优势在于它以比特币和闪电网络为基础,采用了包括一次性密封条、客户端验证、基于比特币的加密承诺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在不导致比特币区块链分叉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于隐私性、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的需求。在本份研报中,笔者将就 RGB 协议的发展历程、设计原理、重点技术、面临的风险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你全景拆解。
作者:ShirleyLi,Web3Caff Research 研究员
封面:Logo by RGB Protocol,Photo by Visax on Unsplash,Typography by Web3Caff Research
字数:本份研报超 11000 字,预计阅读时长 23 分钟
目录
- 比特币扩容方案的类型
- 理解 RGB 协议
- 一次性密封条(Single-Use-Seals)
- 客户端验证(Client-side validation)
- 加密承诺(Cryptographic commitment)
- 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
- RGB 协议
- RGB 如何解决智能合约三难题?
- 可扩展性
- 隐私性
- 可编程性
- v0.10 能带来什么?
- OmniLayer、Taproot 与 RGB
- OmniBOLT
- Taproot 协议
- RGB 的生态项目
- 钱包
- NFT 市场
- 金融
- 生态系统
- RGB 面临的问题
- RGB 团队下阶段的规划
- 总结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