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ano Layer1 公链建立在一个伟大的前提和愿景上,那就是将金融,身份,信息的力量掌握在个人手中。从 Coin Kickofff 发布的报告来看,在 2017 年被作为正式项目开发的加密项目到如今已经消亡了 60%,而 Cardano 则历经数年的发展,见证了行业的起伏与繁荣。从最初构建基础设施的 Byron 时代到实施全面去中心化治理的 Voltaire 时代,Cardano 一直在按照既定的路线图推进。如今随着 Plomin 硬分叉,Cardano 已经走完了从创立之初就设立的基础设施建设路线图,成为了全球首批由 Token 持有者治理的去中心化公链之一,在这个用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作为核心理念的行业,Cardano 逐步推进的发展模式与行业主流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本研究报告会带领读者走完 Cardano 这七年的建设之路,回顾其从理论构想到技术落地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解析其学术驱动的开发模式、逐步实现的治理机制,以及其在扩展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上的探索。最后将客观的呈现其目前生态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帮助读者以更多维度认识这个这条长期主义导向的公链,并理解其在区块链行业中的技术发展路径及去中心化治理模式。
作者:贝西,Web3Caff Research 研究员
封面:Photo by Chamfjord on Unsplash,Logo by Cardano,Typography by Web3Caff Research
字数:全文共计 17000+
目录
- 背景
- Cardano 路线图
- Byron 时代(基础阶段)
- Shelley 时代(去中心化阶段)
- 共识研究的推进
- Goguen 时代(智能合约阶段)
- 扩展 UTXO(eUTXO)模型:智能合约的基础
- Plutus 智能合约平台:高安全性合约
- 多资产支持(原生 Token):去合约化的 Token 发行
- Cardano 生态的崛起:DeFi、NFT 和去中心化应用
- Basho 时代(扩展性阶段)
- Hydra(Layer-2 扩展方案):提升吞吐量
- 侧链与互操作性:多种应用场景
- Voltaire 时代和 Plomin 硬分叉(治理阶段)
- CIP-1694:Cardano 治理框架的基石
- Cardano 宪法的制定
- Voltaire 时代的阶段性发展
- Plomin 硬分叉:首个完全由社区驱动的协议升级
- 真正自治、自我演进的区块链
- Byron 时代(基础阶段)
- Cardano 生态现状
- 去中心化应用(DApp)与 DeFi 生态
- 开发者工具与基础设施建设
- 现实世界问题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与实际应用
- Cardano 生态的现状与展望
- 与其他 Layer1 的比较
- 以太坊
- 共识机制
- 设计架构和扩展性
- Solana
- 共识机制
- 设计架构和扩展性
- Cardano
- 共识机制
- 设计架构和扩展性
- 挑战与批评
- 缓慢的开发进度和落后的生态
- 开发者问题
- 以太坊
- 总结
- 要点结构图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