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比特币之前,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比特币的简史。比特币是在 2008 年 11 月 1 日由中本聪发表的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比特币白皮书中被正式提出,并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范围的讨论。在此之前巧合的是,2008 年也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紧接着,比特币在 2009 年 1 月正式诞生,截止到现在已经发展了 10 多年,这 10 多年期间比特币的发展近乎引起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注意,而且这 10 多年间比特币的涨幅最高点已经达到了最初价格的数千万倍,关于比特币是否有泡沫,有多少泡沫,是否会破灭等等一系列价值层面的问题,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方向,今天我们讨论一下这个能够引起让世界轩然大波的比特币,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通过比特币白皮书可以了解到,比特币是一种基于点对点(P2P)技术和密码学技术发行的电子 “货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加密货币。
比特币定义为 “货币”,它的发行总量为 2100 万枚,总量固定永不增发。那么既然定义为 “货币”,它与现行的货币发行机制则大不不同,比特币的发行方没有任何中心化的央行或者金融发行机构,也没有政府主权的背书,它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代码构成,每一个比特币的发行只能通过 “挖矿” 得到,当然之后可以通过交易获得。我们知道由于总量固定,因此对于比特币来说它的发行也是相对线性释放的,我们在后面章节也会具体讲解它是如何通过不不停的 “挖矿” 获得的,我们只需要知道根据比特币预先设定的发行机制,新币的挖矿难度会随之时间和速度增加而减慢发行量,直到约 2140 年才能完成 2100 万总量的全部发行,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比特币具备了较高的稀缺性和通缩性。
谈到这里,我就要大家谈一个关于使用比特币的小故事了,时间发生在 13 年前的一个晚上,美国佛罗里达一位名为 Laszlo Hanyecz 的程序员他使用了 10000 枚比特币购买了两张披萨,当时 1 枚比特币的价格仅为 3 美分,如果按照 2018 年的比特币最高点 2 万美金计算的话,他当时购买两张披萨也就是将超过 6.8 亿美金,相信这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贵的披萨了,想必这位程序员的大腿也都被自己 “拍断” 了… 虽然这是一个十分让人震惊和意外的事件,显然这也开启了比特币被首次运用到生活中。
那么听到上面这个小故事,你也会明白比特币既然被定义一种 “货币” 又明显不符合流通货币规则的一个地方,就是比特币的价格幅度差异较大,没有锚定的价格,并不适合当成一般货币来流通,加上比特币自身的交易速度也并不满足要求,比如说倘若你要通过比特币发起一笔日常生活的兑换交易,那么你将会通过比特币网络发起交易,一般情况下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处理你交易,因为比特币的出块时间平均为 10 分钟,而且需要 6 个区块才能完成最终的确认,也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上 1 小时才能完成转账的有效确认。另外碰上拥堵的时候,你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也可能是 30 分钟,或是几小时,甚至可能更久.. 当然目前也有其他方案比如闪电网络和跨链技术来尝试来解决交易速度的问题。不过有一点目前还解决不了的是,比如你交易的时候,比特币的价格是 10000 美金,那么可能到账之后就变成对比特币的确是 9800 美金,过几天又变成 11000 美金或是说比此前更高,这对于交易的双方来说似乎心理方面多少会觉得有些不平衡,因此这是我认为这也是比特币本身不适合用于日常小额交易的地方。
因此,比特币更多的是被人看做一种投资品,只不过这种投资品存在巨大的风险和收益。此外,由于比特币的所有交易全部采用的匿名机制,因此很难或者无法追踪相关的交易方,这对于监管层面来说也有着很难的介入,自然也会出现一些反面教材比如违反法律的事例,加上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发行,跨地域流通与法定货币中心发行机制背驰而行,因此比特币在全球很多地区有着不同的法律定义,而比如中国就对于比特币进行了具体的认定: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所以对想要参与比特币相关业务的人来说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区块链始于比特币,但目前的区块链已经从早期交易层面,逐渐迭代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这是一个走向十分健康的的发展路径,因为无论什么技术,最终都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而非只停留在投机或者投资的层面。今天的章节中,我们了解了比特币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最后总结起来,不得不说比特币的诞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我们既要肯定它的价值创新,也要防范它的风险。
您无法复制该页面的内容